近日,安徽建工长江建投建筑工业公司二期管桩厂(以下简称“二期管桩厂”)在铜陵市义安经济开发区正式量产。该厂以高性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智能化生产为主线,全面建成后年产能可达130万延米,预计新增年产值2.3亿元。
智能产线 助力管桩智造再升级
二期管桩厂占地90亩,新建1.25万平方米智能化管桩厂房、1.4万平方米露天堆场及3100平方米配套设施,配备国内领先的phc管桩全自动生产线。大型自动化搅拌系统、离心成型设备、蒸汽养护窑等核心装备的联动作业,可实现高强度管桩规模化生产,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桥梁、房建等工程领域。同时,精准温控养护技术、智能张拉工艺的运用,以及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的搭建,使得该生产线生产的管桩耐久性与承载力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数字赋能 解锁全流程精细管控新模式
二期管桩厂自主研发的smart-pc智能工厂管理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动态优化生产流程,可实现排产、调度、质检、物流及成本核算全环节数据贯通,从而大幅提升订单交付效率并显著降低综合能耗。其中,智能温控系统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养护窑温度并自动适配工艺参数。smart-pc平台则发挥集中管控优势,对生产进度与仓储物流进行统一管理,通过人机协同,保障全流程高效运转。物流运输方面,数字化看板的运用,使物流环节与厂房生产节奏紧密相连,实现动态适配,有效提升了仓储与物流效率。
绿色制造 打造低碳转型新标杆
二期管桩厂生产线深度融合了绿色生产理念,使用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等新工艺,对节约资源,促进绿色发展,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现浇桩基工艺,预制管桩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降低施工能耗与碳排放。此外,项目通过规模化智造与区域化供应,可有效缩短建材运输半径,进一步减少产业链碳足迹,为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低碳建材保障,助力“双碳”目标在建筑领域的实践转化。
据了解,安徽建工长江建投建筑工业公司一期已建成3万平方米pc构件厂房及2万平方米堆场。此次二期管桩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基地产品线实现了从地上主体构件向地下基础桩工产品的纵向延伸,真正打通了“设计—生产—施工” 全链条环节,用高标准构件助力长三角交通枢纽、新型城镇化项目高质量建设。